新闻资讯

塑料加工常用的着色方法有哪些?

   


 塑料加工常用的着色方法有干法着色、糊状着色(色浆)着色和色母粒着色


    1、干法着色

    直接用色粉(颜料或染料)添加适量粉状助剂与塑料原料进行混合着色的方法,称为干法着色。

    干法着色优点是分散性好,成本低,可根据需要任意指定数量,配置十分方便。它省却了如色母、色浆等着色剂加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,因而成本低,买卖双方不受量的限制。

    缺点是颜料在运输、仓库、称量、混合过程中会有粉尘飞扬,易产生污染,影响工作环境。


    2、糊状着色剂着色

    糊状着色法通常先把着色剂与液态的着色剂(增塑剂或树脂)混合研磨成糊状物后,再与塑料均匀混合,如搪塑、涂料等用的色浆。

    优点是分散效果好,不会形成粉尘污染。缺点是着色剂用量不易计算,成本较高。


    3、色母粒着色(色母着色)

    有的书籍或厂家把色母粒与色母分开来讲,其实两种的制造方法与调色方法是差不多的。色母粒:调好一个颜色后,可以直接用色粉着色,也可以再按比例造粒来使用着色;色母:可以是把调配好的颜色配方做成色母,也可以是把某一特定颜色的色粉量,高浓度的混合在一起,造粒后来使用着色,如各种黑**母(也成为黑种)、银色母、大红色母、通用蓝色母等。

    色母粒通常是先调配出合格的颜色,再将颜料按配方比例混入色母载体,通过造粒机的加热、塑化、搅拌、剪切作用,*终使颜料的分子与载体树脂的分子充分的结合起来,再制成与树脂颗粒相似大小的颗粒,然后供成型设备制造塑料制品用。我们将这种着色剂称为色母粒,使用时,只需要在着色的树脂中添加较小的比例(1%~4%),就能达到着色的目的。

   

    与干法着色相比,色母粒着色有以下明显的优点

    (1) 改善了由于色粉飞扬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,使用过程中换色容易,不必对挤出机料斗进行特别的清洗,非常方便。

    (2) 配方稳定性强,即可以保证相同牌号的色母,前后两批颜色保持相对的稳定。

    缺点:着色成本高,数量不灵活,制造色母不可能做1~2kg。另外,如珠光色粉、荧光粉、夜光粉等色粉制成色母再着色使用时,比直接混入塑料着色的效果(如光泽等)要减弱10%左右,而且注射成型产品还容易产生流线状条纹和接缝。


    玉隆化工  玉隆颜料  玉隆增白剂与您共创缤纷色彩


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48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