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岁孩子让一家三口全部遇难,这令无数父母反思
来源:幼儿教育专家
已获授权转载
一哭闹就心软,看看这对父母做的蠢事。
*近有个宝妈在群里跟我们说“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迁就,
否则害人害己呀!”她随后给我们分享了她亲戚发生的事:
年幼的孩子好玩,什么事情都要尝试
。高速路上,一对夫妻带着3岁的儿子出外旅游,车辆行驶在高速路上,
当时路段没什么车,孩子说想摸摸方向盘。孩子的爸妈一开始拒绝。
没想到孩子哭闹起来,孩子妈妈心软,说:“反正路上没什么车,
你就让他摸一摸!”当孩子摸了一下没过瘾,还想像开摇摇车一样转一转方向盘
,被孩子的爸妈拒绝。
没想到孩子又哭闹,孩子妈妈跟丈夫说:“你在一旁看着,
手扶着方向盘,如果有危险你也能及时阻止。”孩子开了一会,爸妈让孩子回到后座位。
这时孩子又哭闹了,孩子妈妈受不了孩子哭闹,
说:“好吧再给你开一会……”结果没多久车辆刚好过桥,
一不留神车子撞破围栏直接掉到了河里,一家三口全部遇难。
警察后来在孩子妈妈的手机里找到了这段视频
,因为孩子的哭闹,慈爱的妈妈一步步让他们跟死神靠近。
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,类似的事情在无数家庭每天都上演:
吃饭前不许吃糖,但孩子哭闹着说一定要吃,心软的大人骂咧咧:
“给你吃给你吃,等下如果不吃饭看我不揍你!”孩子如愿以偿,
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饭,也能如法炮制逃过责骂;
商场里,妈妈说:
“不可以再买恐龙,家里已经有很多恐龙,而且家里很多玩具你都没玩!
”孩子哭闹滚地,“我就要我就要!”
大人一脸无奈牵着孩子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只绿色的恐龙玩偶;
游乐场里,“爸爸,我还要玩小火车……”爸爸拒**孩子开始哭闹
,跺着脚抽噎着,眼泪鼻涕横流,面对**怪异的目光,这爸爸窘极了
,只好再去买一张票,孩子这才破涕而笑;
大人给孩子泡了牛奶,
孩子喝了几口后说不喝牛奶要喝饮料,大人不答应,孩子开始哭闹反抗,
大人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极度厌烦,“好了好了,
别哭了,给你喝几口……”结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,牛奶也喝不下去了……
这些情形跟马戏团的训练动物非常像,
孩子就像一个驯兽师,“**”着大人
海豚为什么能跳水钻圈?
这是因为训练员在圈的这头放上食物,
海豚通过钻圈多次得到食物后,就知道钻过这个圈就能得到食物,
那么当训练员将圈朝水面放时,海豚就能通过钻圈跳出水面,因为对海豚来说,“钻圈”=“食物”。
老虎跳火圈、黑熊舞蹈的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我们的孩子比动物聪明,
因为一次次地通过“哭闹”尝到甜头后,
他们把“哭闹”使用得炉火纯青,
对于孩子来说,“哭闹”=“达到目的”。大人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一次次无原则地心软妥协后,
结果无数大人被孩子这一“杀手锏”制服。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哭闹,
是从“心软”到“反感”再到“愤怒”变化的,
以至于后来家长感觉孩子像脱缰的野马蛮不讲理,
大人*后堕入了不打骂就管不了的无边深渊,
遗憾的是大人正是这一结果的始作俑者。
那么,面对经常以“哭闹”要挟父母的孩子,
我们该如何应对?如果你不想向孩子妥协,
又想快速结束这一窘况,又不至于给孩子带来不愉快的情绪,
请学习这位妈妈的做法,效果超赞!
一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,
孩子被商场里的超人吸引住了,妈妈拖拉硬拽都不行,
孩子干脆往地上一躺,一把鼻涕一把泪哭闹一定要妈妈买超人。
妈妈不愠不火,“哇,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捞呀!妈妈好想吃呢!
”孩子止哭,凝神在听,“
这样,妈妈今天只能花XX块钱,给你二选一,你如果选择超人的话,
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捞了,你只能看着妈妈吃!但如果你选择吃水果捞,
咱们赶紧去,
你可以点你喜欢的椰奶芒果捞,妈妈点……”
“我两个都要!”
“不行,只能选择一个!”
“我要超人!”
“不准反悔哦?”孩子信誓旦旦点头。
结果当孩子欢天喜地地拿着超人,然后落寞地看着妈妈吃着喜欢的水果捞
,孩子不甘寂寞地恳求妈妈:“给我吃一口吧!”
“不行!你自己选的。
”
*终,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将美味的水果捞吃光。
“哎呀,妈妈,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欢超人!”
“不喜欢也没办法,下次再选吧!”
孩子眼泪都崩出来了,相信他下次能做个更好的选择
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后,
孩子也变得理智和讲道理了。
“规矩”+“选择”就是应对熊孩子蛮不讲理哭闹要求的法则。
其他情形呢?如果孩子饭前吵闹着要吃糖,可以让孩子选择饭后吃酸奶蛋糕还是饭前吃糖,只能选择其一;
如果孩子吵闹着要坐小火车,
你可以跟孩子说如果再坐小火车就会丢失了吃麦当劳的机会,
让孩子选择;如果孩子吵闹着想喝饮料,你可以跟她说如果选择了喝饮料就不能享用醇香的自制酸奶,
让孩子做选择……
事实证明,在新的选择面前,孩子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后者。
父母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后者的选择,设置的原则是孩子喜欢并且父母愿意发生的。
*后提醒的是,上面的方法不适用于1岁内的宝宝
因为1岁内的宝宝通过哭闹来告诉大人,
自己饿了、冷了、尿湿了,他们还通过哭闹让父母拥抱自己来得到**感,
对于1岁前的孩子来说,哭闹是他们的重要表达方式。但如果一个会说话的孩子,
还通过哭闹而不是说话来表达需求,这就是坏习惯。
玉隆化工 玉隆颜料 玉隆增白剂 与你共创缤纷世界
玉隆化工 玉隆颜料 玉隆增白剂 与你共创缤纷世界